在裝修中,墻上常見的坑(開裂、鼓包、滲水、發霉),那么,墻上的坑是怎么產生的呢?讓我們和小編一起學習!
①裂縫原因:為了趕上工期,一些油工不會仔細找平,基層平整度誤差很大,然后只能涂抹石膏盡可能掩蓋。
雖然最終表面符合標準,但實際上石膏層極其不均勻。水分揮發后,由于受力不均勻,材料收縮容易開裂。
②墻面鼓包的原因:墻面基層處理不當,主要問題在于砂灰層。工人在混合水泥時,不需要石灰充分吸水,然后在干燥過程中不斷吸水膨脹,形成“鼓包”,石膏膩子變大甚至脫落。
③墻體滲水原因:防水不好,墻體抹灰質量不合格,也可能是墻磚滲水率過高不合格。墻體滲水也可能導致墻體發霉。
④墻體發霉的原因:除滲水外,墻體發霉也可能是由于保溫層做得不好,冬季室內外溫差過大,室內溫暖潮濕的空氣在相對寒冷的墻體中凝結成水,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發霉。
也可能是為了趕上工期,工人不等干了再進行下一次施工,導致含水量過大,趕上潮濕天氣,特別容易發霉。
因此,墻面檢查非常重要
墻面施工上的幾個坑都是由于墻面不平造成的。
檢查墻面平整度的專用工具是靠尺和塞尺。
尺子是檢測墻面平整度的專業工具,可以折疊。展開時,將尺子內側靠在要檢查的墻上,然后觀察尺子與墻之間的縫隙大小。特別是用尺子插入縫隙中進行測量,確保所有墻面滿足要求。
墻體找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施工。
如果墻面不均勻,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不美觀,另外,墻面不均勻也會導致未來家具不能靠近墻面。不合格的墻體也可能影響后續施工,導致開裂、鼓包、發霉、滲水等。
施工現場的墻面不夠理想,有很多地方不符合要求。
上次墻面石膏找平時,我發現很多地方墻面不平整,誤差超過3毫米。我已經告訴用戶,我也告訴他要用石膏找平。
讓人極度郁悶的是,在這次檢查中,以前不平的地方還是不平的,膩子已經刮完了。現在即使補膩子或打磨,也不如以前用石膏找平的效果好。
更無語的是,油工拒絕溝通。
那么,規范的墻體施工是什么呢?
1、初始墻面處理
一般毛坯房墻面使用的石膏膩子質量很差,或者誤差比較大。這個時候需要鏟墻皮,最好一直鏟到水泥層。其他毛坯房直接是水泥墻。這時,檢查是否有裂縫,是否牢固。
如果是二手房,原墻面有乳膠漆或壁紙,根據情況自行決定。
2、保護措施
墻面找平時,地面和窗戶可能已經處理好了。如果是二手房裝修,需要保護的東西會更多。灰塵、墻皮和油漆可能會影響你以前做過的工作。地面應鋪設紙板或篷布等隔離物,家具可以用特殊的尼龍布包裹。
3、抗裂處理
水電改造會在墻上開槽、開孔、墻本身裂縫等,需要加固處理,此時可采用水泥砂漿和石膏,更強大的方法是粘貼網格布,網格布和石膏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集成提高墻體的強度。
什么墻需要掛鋼絲網?一般新建的輕質墻面都是掛著的,鏟墻皮后墻面質量不高(不平或裂縫多)的石灰預制板墻面要掛鋼絲網,用水泥抹平,鋼絲網與水泥層緊密結合,然后再貼網格布用石膏找平,最后刮膩子,這樣可以增加墻面的使用壽命。
4、石膏和膩子找平
找平前,應在墻上涂一層界面劑(屬于膠水),可有效減少粉塵、殘留膩子和殘留石膏對后續施工的影響。
用石膏粗找平時,應使用較長的大刮刀或尺子進行找平,控制誤差,然后批刮膩子精找平,確保最終誤差在3mm以內。
只有從基層開始,每層都盡量減少誤差,最終整體平整度才能達到標準。
重點是搞基層,簡稱搞基層。
施工現場的后續跟蹤:在用戶的強烈要求下,油工最終進行了整改。突出的地方用細砂紙打磨,凹陷的地方刷一層界面劑,再加一層石膏,最后批刮膩子,驗收合格。
—— 知精準報價 避裝修深坑 ——
平均七年以上的設計經驗資深設計師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