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新聞說現在的精裝房都很坑爹。這個時候我們就來詳述一下,精裝房的坑到底有多深?
關于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澄清一點:現在大家買的所謂精裝房其實嚴格地說都是全裝修的。
這類裝飾性房間是指交房時,房子里所有功能空間都只有鋪面或粉刷,沒有做任何造型和風格,基本達到入住條件。
注意:是基本的入住條件。
開發者所推出的所謂精裝交付,實質上并非開發者為了讓你省時、省事而做出的犧牲,大多是利用精裝房抬高房價。
例如:原本開發商在拿地時限價10000元/m^2,宣傳中為你加了2000元/m^2的所謂高品質精裝,但在開發商大規模采購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下,實際裝修成本可能只需500元/m^2,加上可利用精裝延期交付節省的違約金,開發商打著精裝的旗號,輕而易舉地多賺了你十幾萬。
那倒不是主要的,許多消費者愿意為“精裝”買單,畢竟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但真的如此嗎?
現實是,統一裝修的建筑材料由開發商指定供應,大體量的建筑材料采購,我們無法逐一檢查其質量和施工水平,這樣很容易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現象。朋友們都知道,任何一處細節,都會影響到房子日后的價值。
精裝房與樣板間的空間感差異較大。
相信許多朋友都會有這種感覺,怎么感覺空間很大,到了實際交房時,卻小得可憐。下面就講到了一個細節,很多開發商的樣板間,都會“善意”的貼上一個提示牌:不符合交付標準。
那時候我們在想,好吧,說的可能就是這臺電器/擺件。
但是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樣品間中任何可以移動的東西都不能作為最終交付標準!
原以為樣板間能給精裝房一個裝飾無限遐想的空間,但殘酷的現實是,除了可以用樣板間來參照戶型,實在沒有什么價值。高檔次的廚衛品牌可能會給你換成普通的品牌,墻壁變厚,開門后空間更局促…總之,就是讓你防不勝防,拿樣板間來看看你的精裝房,就會發現你自己的房子完全不一樣!
還有許多精裝項目會在合同中寫滿各種大牌電器/建筑材料的分類,但也會在后面加上同樣的一行:采用該品牌或同等等級。
許多朋友都知道,同一種品牌的價格差可能高出幾十倍。送您的可能是早已過期停產,或直接貼牌生產的產品;再說同等檔次,給您換個網上都查不到的所謂國際品牌,很可能是一下子掉進了180線的廣州小作坊產品。
也有一些,合同上甚至沒有具體的品牌,只說采用“第一品牌”、“先進產品”等等,這種所謂的“高級”究竟是什么水平,我們無從了解,但想到把開發商的利潤擠出去,這些所謂的高級,更顯得像一個笑話。
使用公攤面積的精裝費可重復收取。
假如以上幾點大家都知道的話,這大概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說。
精裝房的模式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因而在法律和監管方面存在不足。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精裝修的費用究竟是按套內面積還是按建筑面積來計算,這讓開發商嗅到了“商機”,普遍選擇按公攤面積來計算。
購房合同上顯示的我們一般是每平米幾千元的精裝費,開發商裝修的只是我們通常使用的面積,這一面積甚至比你的套內面積還低,收費卻是建筑面積。這個比很多裝修公司的全裝修報價還不如。
也許有人會說,公攤部分也要裝修啊?怎樣才能算裝修?
所以說,難道沒有精裝費的毛坯房,公用部分就是直接運來的水泥墻嗎?
似乎不會,一些開發商的公有部分甚至做得更好。
那么,這部分名義上收我們的錢,他到底用在哪兒,就不知道了。
人們常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第一眼看去,有模有樣的精裝房,住進去就是問題百出的劣質殺豬場。
TAG標簽:—— 知精準報價 避裝修深坑 ——
平均七年以上的設計經驗資深設計師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