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有自己著名的畫作。
每一種畫作,都結合了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莫奈的《睡蓮》,光影流連。
《睡蓮》
梵高的《星空》,想象驚艷。
《星空》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神韻浮現。
《蒙娜麗莎》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恢弘悠遠。
《千里江山圖》
中國人,一直是詩的后裔。
無論是春秋的《詩經》、兩漢的《樂府》、亦或是盛唐的詩詞風流,都滋養了每一代中國人的內心。
無論是黃毛稚子,又或是耄耋老人;無論是恬隱鄉村,又或是僑居海外,只要是中國人,都能在心底淺吟低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農民工讀詩人李小剛
工業革命,是人類文明的鞭子,讓人類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快。被催動了近三百年的全世界,似乎都在資本的鞭笞下忘了詩意。
但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沒徹底忘記那一份詩意的民族,才會在讓沉睡百年的中式風格依然留在自己家中,而非博物館里。
原始結構圖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中式案例,來自大華鉑金瑞府。151平的空間里,設計師柯小芳用她的視角,詮釋了傳統與現代、奢華與樸素之美。
一進門,胡桃木的氣質瞬間打動人心。相比起其他木質,胡桃木手感較潤,相當于木質材料中的“雪媚娘”。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當一個人風塵一路終于回家的時候,當然希望,家是溫柔的。
左手邊是餐廳與廚房。民以食為天,每個傳統的中國人都把正餐看成一天中最重要儀式。
因此,餐桌用的是胡桃木的芯材。芯材顏色較深,蒸洗之后更偏向深巧克力色,拋光之后更顯奢華。給家人聚餐的氛圍增添了儀式感。
右手邊,一個大氣的儲物柜撐起了對應餐廳的結構感,左右平衡相生相長。換鞋凳嵌入立柜,成為了歸家的緩沖。
往前看,二十四柱木柵是建安的風骨,不加雕飾,充滿力量。在客餐廳之間,是物理的隔斷,但又是氣質的通道,預示著走進客廳后的豁然開朗。
就像詩人格律,房屋設計也有暗章。如果說玄關處的設計,是設計思維的破題,那么客廳的開放,就是文化理念的傳達。
以竹為意象的色彩布置,是對古典沉郁的沖淡。一幅黃山迎客松的山水畫,不搶色澤位置,卻占住了客廳氣韻的原點。
就整體而言,三面沙發以品字形占據了房間的吉位,讓過了動線通道,形成三位一體,但又區分了主次。三幅掛畫做為配角,在視野空間之外卻有遙相呼應之感。
再看另一側,電視柜滿足的是功能需求,但設計師沒有忘卻普通人的精神滿足。
大理石打底的背景墻,搭配桌角一點紅梅,舉頭再見古色古香的燈籠燈,有點中式賽博朋克的味道。整體空間有紅有綠,但在過度之中,卻沒有半分俗氣。
走廊這一幅倦鳥歸巢圖選的更是恰到好處,所在之處正是通向臥室的轉角。流年去靜好,倦鳥當歸巢,本就是極好的意象,放在此處更有一種“悠然見南山”的寫意--非是我去見南山,而是南山來見我。
在過去,書房是日常消遣大部分時光的地方。所以在規劃、設計、布置方面都特別用心。
但不同于常規的觀念,中式書房其實一般強調的是簡單。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窗一屏一天地,儒釋道一家的中國人早就把讀書看作是一種修行。
現代人也確實沒有必要做的這么蕪雜,除了把卷宗變為電腦,其實無差。
臥室背后墻面的畫被稱為“莊周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整個臥室空間對稱大氣,通體大衣柜做成宅門模樣,豪華而又有安全感。
算一算
我家裝修需要多少錢?
國博新城200平現代風格裝修效果圖
徐東四期公寓現代風格裝修效果圖
望江府115平現代簡約風格裝修效果圖
免費報價量房
—— 知精準報價 避裝修深坑 ——
平均七年以上的設計經驗資深設計師為您服務